联系方式

狄荣科颅骶疗法教程培训网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121-11号,柒星苑公寓楼3号楼303室

邮编:212010

E-mail:jszj1268@163.com

手机:18952862769(微信)

学术交流

4.情绪与生理信号的秘密联系


九月新学期,学习新课程,欢迎新学员

4.情绪与生理信号的秘密联系

 

每当我们感到紧张、兴奋、害怕或愤怒,大脑都会第一时间向身体下达指令。这些指令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路径迅速传递,调节我们的心跳、呼吸、出汗、肌肉张力等生理状态。甚至在我们意识到自己有情绪之前,身体早已先一步作出了反应。

 

在众多生理信号中,有两种被神经科学反复研究、也最能反映情绪波动的核心信号:ECG(心电)和 EEG(脑电)。它们分别代表着我们身体中两个情绪调控的中枢——心脏与大脑。

 

1.心跳里的情绪线索——ECG


心脏不仅是维持生命的泵,更是情绪活动的核心参与者之一。它和大脑之间通过一条复杂的双向神经高速公路紧密连接——这就是所谓的心脑轴(Heart-Brain Axis)。这个轴线由迷走神经和其他自主神经系统通路组成,确保大脑的每一次情绪波动,都能在心脏的跳动中留下痕迹。

 

当我们感受到情绪压力,比如恐惧、愤怒、紧张,大脑中的边缘系统——尤其是杏仁核和前额叶皮层——会向自主神经系统发出信号。这些信号最终调控着心脏节律、血管扩张与收缩等生理反应。反过来,心脏状态也会向大脑传递反馈信号,影响大脑的情绪评估与行为决策。

 

因此,情绪不是只存在于大脑的体验,它同样会深刻地刻印在我们的心跳模式中。

 

ECG——用心电信号读懂你的情绪

 

ECG 是记录这些心跳变化的主要工具。每一次心脏跳动时,心肌细胞会产生微小的电流波动,而 ECG 正是通过电极监测这些电信号,绘制出心脏的“活动轨迹”。

在情绪研究中,ECG 的一个关键分析维度是 HRV(心率变异性), 也就是连续两次心跳之间的时间间隔(R-R 间期)有多少变化。

 

HRV——情绪调节能力的生理晴雨表

 

HRV:表明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之间能快速切换,说明大脑在应对情绪压力时具有良好的调节能力。这常见于放松、冥想、正念训练之后的状态。

 

HRV:则往往出现在长期压力、焦虑障碍、抑郁症或慢性疲劳人群中,表明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受到了削弱。

 

正因 HRV 与情绪健康高度相关,它已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

 

心理健康评估:通过连续监测HRV,可以及早发现情绪调节能力的下降,辅助诊断焦虑、抑郁等问题;

压力监测与管理:很多可穿戴设备(如 Apple Watch、Fitbit)已经集成HRV指标,用于评估用户的压力水平;

AI情绪识别:HRV 正在成为情绪智能系统中最关键的生理特征之一,可用于个性化音乐推荐、情绪辅助疗愈等新兴领域。

 

2.EEG——脑海里的情绪波动

 

我们的大脑由数百亿个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通过电信号传递信息。每当一群神经元同时激活时,就会在头皮表面产生微弱的电场波动。EEG 正是通过贴在头皮上的电极,捕捉这些神经元的集体放电行为,绘制出大脑活动的实时电波图。

这些电信号的强度很小,单位通常是微伏(μV),但它们却是我们认知、情绪和意识的物理基础。

 

不同频率的大脑节奏,隐藏着不同情绪

 

EEG 信号可以根据频率被分为多个波段,每个波段都与不同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密切相关:

   

δ波(0.5–4 Hz)(Delta波):常见于深度睡眠,但在抑郁状态中也可能异常增强;

θ波(4–8 Hz)(Theta波):与放松、冥想和情绪联想有关,也与焦虑情绪、梦境状态密切相关;

α波(8–13 Hz)(Alpha波):当我们闭上眼睛、安静放松时最为活跃,常被视为平静、放松的标志;

β波(13–30 Hz)(Beta波):代表活跃的思维、焦虑、紧张;

γ波(30+ Hz)(Gamma波):可能与高阶认知处理、情绪感知、共情能力相关,尽管仍在研究中。

 

这些脑电波不会单独出现,它们会随着我们的心理状态混合激活。比如当一个人面对压力时,α波减少,β波增强;而冥想时则相反。

 

前额叶的不对称激活——情绪倾向的神经密码

 

EEG 研究发现,情绪不仅体现在波段频率上,还体现在大脑不同区域的激活强度差异上。

 

一个被广泛研究的线索是:前额叶的不对称激活:

左侧前额叶更活跃:往往与积极情绪、自主动机、开放行为有关;

右侧前额叶更活跃:则更可能出现在焦虑、抑郁或回避行为中。

 

这种左右不对称被称为前额叶不对称理论(Frontal Asymmetry Theory),已经被应用于情绪障碍的辅助诊断和情绪干预训练中。

 

脑电图,就像是把大脑的情绪活动搬上了屏幕,帮助我们跨越内心与外界之间的鸿沟。它让我们不仅能感觉情绪,还能看见情绪的发生过程。

 

3.还有哪些身体信号能读出情绪?

 

除了心跳和脑电,其实我们身体还有很多其他指标也能准确反映情绪。它们虽然看起来边缘,但都代表着我们身体在悄悄回应环境和内心的变化。

 

1)皮肤电反应(GSR)

 

当我们紧张、害怕或兴奋时,皮肤的汗腺会变得更加活跃,即使肉眼看不到,导电性也会明显增强。GSR(Galvanic Skin Response)正是通过检测皮肤的导电能力变化,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处于高唤醒状态。

 

它的原理依赖于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程度,是压力与警觉状态的重要指标。

 

2)呼吸模式与频率

 

情绪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呼吸节奏:

 

焦虑和恐惧时,我们的呼吸会变快、变浅;

愤怒时,常常伴随胸式呼吸和呼吸不规则;

而平静放松时,呼吸会缓慢、深长。

 

通过胸腹带或呼吸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这些变化,有助于评估当下的情绪状态,甚至被用于呼吸训练干预焦虑。

 

3)肌电信号(EMG)

 

当我们感受到某种情绪(尤其是愤怒或紧张)时,面部或躯干的一些肌肉会悄悄收紧,比如皱眉、咬牙、抿嘴,这些肌肉电信号可以通过 EMG 捕捉下来。尤其在面部表情不易被察觉的状态下(如视频会议),EMG 提供了更精准的情绪读数。

 

4)体温、血压与瞳孔直径

 

情绪激动时,局部体温(如脸颊、耳垂)会上升;

血压变化反映长期情绪压力;

瞳孔直径则随着警觉程度而变化,可用来评估情绪唤醒强度。

 

这些指标虽然不如 ECG 和 EEG 那么主角,但当它们被组合在一起时,就像拼图一样,勾勒出我们完整的情绪画像。

 

4.我们终于开始听见身体的声音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

忽然心跳加快,却说不上为什么;

明明平静地坐着,手却在微微出汗;

或者一段音乐响起,眼泪不自觉地落下……

这不是心理脆弱,而是身体在讲话。

 

情绪,从来都不是虚无缥缈的主观体验,而是一整套可以被记录、被量化的生理状态。而 ECG 和 EEG,正是让我们得以用科学方式,真正读懂身体的语言。而其他信号——皮肤电、呼吸、肌电、体温等也是情绪在你身上的签名。

 

5.倾听颅骶节律,解开情绪密码

 

颅骶疗法治疗师通过触诊颅骶节律来定位系统中的限制,他们有一系列敏感的方法来释放这些限制。CST的实践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的有效性取决于从业者的敏感性,以及他们密切倾听颅骶脉动所说的话(身体的故事),然后根据知识、经验和培训,在精确的治疗时刻对各个病人的病情作出直觉反应的能力。基本方法包括引导颅骶系统找到恢复正常功能的方法。

图片1.png 

 

每年的九月,新的学期、新的学年开始了,新学员们带着梦想,走进新课堂,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来吧!让我们走进颅骶书院的课堂,学习颅骶疗法及躯体情绪释放的理论与技术,疗愈自己、呵护家人、服务社会。

 

 

               颅骶书院九月课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        开课时间    开课地点      授课老师


1   颅骶疗法初中级课程  913~17日    江苏镇江      狄荣科

2   躯体情绪释放      919~21日    江苏镇江      狄荣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

刘老师(13016803570,微信同号);

顾老师(15305292139,微信同号);

狄老师(18952862769,微信同号)。

欢迎垂询!

镇江市颅骶康复技术研究中心颅骶书院)

2025813


下一篇:没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