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荣科颅骶疗法教程培训网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121-11号,柒星苑公寓楼3号楼303室
邮编:212010
E-mail:jszj1268@163.com
手机:18952862769(微信)
九月新学期,学习新课程,欢迎新学员
2.颅骶疗法与躯体情绪释放是什么关系?
——尤普勒捷如是说。
尤普勒捷首先对颅骶疗法的起源与发展作了简要的回顾,精辟地阐述了在颅骶疗法的实践过程中,发现颅骶技术对情绪的治疗作用,因此发展了“躯体情绪释放”的课程,应用于因情绪引起的身心问题,包括焦虑、忧郁、失眠、偏头痛等。
请看:
颅骶疗法起源于整骨疗法(医学)和威廉·G·萨瑟兰的工作。萨瑟兰在20世纪初学习整骨疗法时,对人类颅骨的解剖设计非常着迷。在他看来,它们是为移动而设计的。尽管他被教导说,正常成人的颅骨因钙化而牢固融合,因此无法移动。萨瑟兰发明了一种巧妙的装置,使他能够研究自己的颅骨,并满意地证明颅骨确实在移动。他发现颅骨的缝(不同颅骨之间的关节)确实会融合一体!由于解剖学家研究的颅骨是尸体的颅骨,这样自然认为颅骨是固定的。但在活体颅骨中,颅缝没有融合,骨骼也会移动[参见图0-4 A和B]。
图0-4A. 胎儿和成人颅骨的明显颅缝。 图0-4B. “分离”的人体颅骨显示缝未闭合。
一旦萨瑟兰熟悉了自己的头颅运动,他就开始在其他人身上做实验,轻轻地触摸他们的头部。很快,他就能够感觉到颅骨在一分钟内有节奏的运动。在早期,他还发现骶骨的运动与颅骨的运动同步。萨瑟兰根据硬脑膜的连续性解释了同步性。硬脑膜向下继续沿椎管排列,呈管状,称硬脊膜管。枕骨是颅底部和颅后部的一部分,枕骨与骶骨紧密相连,枕骨之间有一些骨质附着物。然后,他开发了一个模型,将蝶骨作为颅骨的基石。蝶骨是蝴蝶形的骨头,它构成了颅腔底部中央的一部分,以及颅骨两侧的一部分,位于太阳穴区域的前方,从眼角向后[参见图0-5]。
萨瑟兰认为,蝶骨的运动是对脑脊液循环及其对颅骨内被膜系统的影响作出的反应。他认为所有这些运动的起源是大脑中脑室系统有节奏的收缩和伸展。
图0-5. 蝶骨、颞骨和枕骨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研究基本上支持了这个模型。但对韵律运动的来源,我们提出了另一种解释,我们称之为“静水压模型”(Pressurestat)。在这个模型中,大脑实际上并没有扩张和收缩。相应地它被动地响应静水压力。我们假设,大脑脑室系统内脑脊液的生成速度明显快于其重新吸收回颅内硬脑膜静脉系统的速度。因此,当流体生产在给定时间段内开启时,它会达到压力的上限。当达到这个上限时,脑脊液的产生被一种内稳态机制关闭。当达到较低的静水压力阈值时,再次开启生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流体压力的有节奏的上升和下降。这反过来会导致构成半封闭液压系统的边界发生节奏性变化。也就是说,颅骨、硬脑膜、骶骨、筋膜和身体的几乎每个方面都有同步的节律运动。
颅骶疗法治疗师通过触诊颅骶节律来定位系统中的限制,他们有一系列敏感的方法来释放这些限制。CST的实践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的有效性取决于从业者的敏感性,以及他们密切倾听颅骶脉动所说的话,然后根据知识、经验和培训,在精确的治疗时刻对各个病人的病情作出直觉反应的能力。基本方法包括引导颅骶系统找到恢复正常功能的方法。
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将呈现具体的个人故事和案例,涉及储存在身体中的情绪释放,以及通常的戏剧性的治疗方式与效果。今天,我们将这些治疗事件称为躯体情绪释放(SER)。躯体情绪释放是我们在20世纪70年代末通过颅骶疗法(CST)发现的治疗过程之一。颅骶疗法实际上是一棵不断开花的治疗方式之“树”的“树干”。在我们介绍SER时,我们将对其中许多模式进行描述。但为了理解其中任何一个,需要对CST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我们将总结什么是CST,它的解剖学基础,它的实践的基础,以及它应用的基本原则。然后,我们将精确地定义SER,并对其进行深入讨论。
每年的九月,新的学期、新的学年开始了,新学员们带着梦想,走进新课堂,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来吧!让我们走进颅骶书院的课堂,学习颅骶疗法及躯体情绪释放的理论与技术,疗愈自己、护理家人、服务社会。
颅骶书院九月课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 开课时间 开课地点 授课老师
1 颅骶疗法初中级课程 9月13~17日 江苏镇江 狄荣科
2 躯体情绪释放 9月19~21日 江苏镇江 狄荣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
刘老师(13016803570,微信同号);
顾老师(15305292139,微信同号);
狄老师(18952862769,微信同号)。
欢迎垂询!
镇江市颅骶康复技术研究中心(颅骶书院)
2025年8月7日